唐卡是西藏绘画中广为流传,也是最为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本文拟通过唐卡的起源、制作工艺、技法流程、画派、内容题材和价值等,对唐卡艺术做一详尽的介绍。希望有助于观众对西藏宗教艺术有一个更细致的理解,对西藏佛教和藏族文化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一、唐卡的起源
关于唐卡的出现,很多学者虽从各自的角度作了论述,但并没能准确地解决唐卡的起源问题, 迄今还没有一个较为一致的说法。一些人从唐卡的装裱方式来看,认为它与内地书画之卷轴画有 密切的关系 ;有些人则认为是在印度、尼泊尔早期朝圣者随身携带的一种卷轴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更有人认为早期佛教艺术传入西藏地区时,藏族以游牧生活方式为主,为了更好地解决供奉场所与宗教信仰间的矛盾,遂出现了便于携带且不与生产生活方式冲突的唐卡这种卷轴画的绘 画形式。总之,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唐卡的起源无从考证。据传,藏族的唐卡绘画艺术早在 藏王松赞干布(公元 7 世纪)时期,就在西藏各地产生。据五世达赖喇嘛所著《大昭寺志》载,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在一次神示后,用自己的鼻血绘制了白拉姆画像,这就是传说中的第一幅唐卡。相传这幅唐卡由果竹西活佛用作了白拉姆神像的装藏。
国内的许多学者都借此认为,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吐蕃时期,西藏已经有了唐卡这一绘画形式, 但五世达赖喇嘛为 17 世纪的人,与松赞干布时代相距遥远,所以五世达赖喇嘛的记述也仅仅是依据传说,缺乏实物和文献的准确记载。作为科学考证,这些传说恐怕还不足为据。但就绘画艺术而言, 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岩画,到吐蕃王朝时期,绘画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受历史条件和材料 等因素的限制,传说中吐蕃时期的唐卡现已很难见到。但从拉萨的布达拉宫、大昭寺、小昭寺等 众多早期寺院的壁画上,可以证实当时藏族绘画艺术已经达到一定水平。因此可以推断,唐卡是 在壁画的基础上兴起的或与壁画密切相关的绘画形式,最晚也在公元 7 世纪中叶以前就已出现。早期唐卡因经过朗达玛的灭佛,已无迹可寻。现存唐卡除有少数分裂割据时期和萨迦王朝时期的 作品外,大多都是 15 世纪以后的作品。
现在见到的较早的唐卡作品是公元 11 世纪著名高僧阿底峡(ཨ་ཏི་ཤ)临终前,其弟子格西• 那措译师托尼泊尔画师绘制的“斜头式阿底峡肖像”(ཨ་ཏི་ཤ་དབུ་ཡོན་མ།)唐卡,唐卡背面撰有由 那措译师亲自书写的阿底峡赞颂词 30 偈。该唐卡作为热振寺的镇寺之宝一直保存在寺内。热振寺还有一幅噶当派开宗祖师钟•杰瓦穷乃时期的唐卡,据说该唐卡能抗火。唐卡上画的是四臂观音, 周围有 8 位随从,画风吸收了尼泊尔画风的量度,是 11 世纪 -13 世纪唐卡盛行的风格,也正是西藏绘画艺术得到广泛普及的时期。
唐卡内容极为广泛,有反映藏传佛教和各种神灵的宗教唐卡 ;有反映自然科学成就的藏医、藏药、天文历算唐卡;有记载历史事件的史料唐卡;有记录人物的传记唐卡。这些唐卡上的历史事件、人物传记、宗教教义、西藏风土、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吉祥图案等,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艺、建筑、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堪称是形象的百科全书。这些精湛的艺术品是藏族文明的史诗。
二、唐卡的制作工艺
唐卡的使用功能主要服务于宗教。唐卡和壁画这两大藏族绘画艺术,其发展和兴衰如前所述, 与藏传佛教密不可分。寺院是藏族宗教文化的中心,多数的唐卡,特别是一些名品佳作主要汇聚 于寺院。其主要的功能是悬挂后供信徒顶礼膜拜,满足他们的宗教生活需要。民间留存的唐卡也 主要用于佛教教徒布置自己的经堂、佛龛,而作为一种美术装饰作品的作用,并不主要和明显。
西藏唐卡构图严谨、均衡、丰满,布局上疏密参差,以虚济实,活泼多变。画法上主要有工笔重彩与白描。首先按照造像量度标准起稿,面部五官、头、胸、腰等各个部位的比例均有严格 的要求。然后着色,用色上强调对比,讲究色彩富丽,追求金碧辉煌的效果,并用点金和其他中 和色统一画面。最后线描,线条勾勒,一种线粗细一致、刚柔相济 ;另一种运笔有粗有细,顿挫变化,随画面的区别而运用。有的线条粗犷有力,有的圆润流畅,均能达到传神动人的效果。绘 制唐卡前首先要根据画面的大小来选择尺寸合适的画布,沿画布的四边把它缝在一个细木画框上, 画框的四条框都是用和普通铅笔粗细差不多的树枝制成,把细木画框上的画布绷紧,再用结实绳子把细木画框牢牢地绑在大画架“唐卓”上面,按“之”字形的绳路式样把细木画框的四边同大画架的四边绑在一起。
画布一般是浅色画布,不能太厚太硬,否则容易使颜料剥落和皱裂。最合适的画布是织工细密的纯白府绸或棉布,没有图案的白丝绸做画布也非常合适。有的唐卡尺幅很大,用一块画布根本不够,这样只好把好几块画布用非常细密的针脚缝合在一起,缝好的几块布的接缝处不能有碍于唐卡画面的完整。
把画布固定在“唐卓”上之后,就着手进行以下工作 :首先在画布上涂上薄薄一层胶水作为“底色”,然后晾干。涂淡胶的目的是防止画布吸附,渗入颜料 ;防止颜料在画布上“变花”,使颜料涂上面布时不会失掉本色。此后,再薄涂一层有石灰的糨糊。等第二层涂料干后把画布铺到木板或桌面之类的平坦处,用一块玻璃或贝壳、圆石等光滑的东西反复摩擦画布面,直到画布的布纹看不见时为止。
接下来便是画出主要的定位线。其中有边线、中心垂直线、两条对角线和其他所需要标出的轮廓线。用炭笔画出佛像的素描草图“白画”之后,再用墨勾成墨线,通常称墨线草图即线描草 图为“黑画”。勾墨之后再根据画面描绘的水泊、河流、岩石、山丘、树木、云雾等景物的不同, 在不同的景物上涂上相应的颜色。一次只上一种色,先上浅色,后上深色。绘佛像时,先绘莲花座, 再画布饰,然后画佛身,眼睛先空着。画背景时,先浅色后深色。绘画唐卡的调色方法的指导原则, 简单地说就是加深某种单色。例如要加深朱砂色,就是往调色碗里加点朱砂颜料。把上面所说的 部分画完后,用金色画衣服上的图案,故称这些金色图案为“金画”。一些画面装饰和画面其他地方也用金色来勾边,称“金线”。画面上围绕佛像留出的空白还要画上景物或其他由“地、水、火、风”四元素组成的无生命的物体,也可以画上人们乐见的众生有情。最后,将所有需要用墨勾的 线再勾勒一遍,然后再画上眼睛。点睛以后,送至寺院、迎请高僧大德、或用朱砂在唐卡背面中 心部位书写象征身、语、意的明咒进行开光,这幅作品就算完成了。
三、唐卡绘画流派
西藏唐卡艺术兴起于佛教传入西藏之后,伴随着佛教在青藏高原的弘法和与外来文化艺术的融合,得以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它在继承、更新原有艺术特色的基础上,大胆吸收印度、尼泊尔 和中原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艺术精华,成为西藏艺术中别具风格的艺术门类,并随着时间的推移, 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绘画风格,使西藏绘画艺术日趋完善和成熟。在各种风格的绘画艺术中,有取 自创立人命名的,也有以地区取名的。这些绘画风格中有尼泊尔画派、齐乌岗巴画派、勉塘画派、钦则画派和噶赤画派。这些具有不同风格的绘画艺术的形成,促进了藏传佛教绘画艺术的蓬勃发展, 形成了百家齐放的繁荣景象。
尼泊尔画派 :该画派形成于吐蕃王朝时期,盛行于 11 世纪至 13 世纪。在松赞干布时期随同尼泊尔公主进藏的一些杰出的尼泊尔艺术家把尼泊尔的艺术风格融入西藏艺术之中,形成了唐卡和壁画中的尼泊尔流派。我们虽然没有看到吐蕃时期遗留下来的唐卡实物及残片,但大昭寺吐蕃壁画、青海吐蕃墓葬绘画可以表明,这时期藏族绘画风格上带有浓厚的尼泊尔和中原的格调,在吐蕃腹心地区的绘画艺术以印度 - 尼泊尔风格为主,在敦煌和藏东地区则由于地缘接近和文化的交融,无可避免地受到了更多的来自汉地的影响。总体上讲,此时期绘画风格上带有明显的外来影响。从题材的表现和构思可以看出吐蕃时期的绘画对写实逼真的追求意识,绘画表现技法已表现出一定的写实风格,绘画线条流畅,构图形式自如,以暖色调为主,画面中央的主尊占有很突出的地位,护法诸尊安排在四周整齐的小方格内,造像较为简单,身段僵硬,着衣少而单薄,饰物沉重感强。
齐乌岗巴画派 :该画派主要流行于 13 世纪的卫藏地区,由雅堆齐乌岗巴活佛创立。雅堆齐乌岗巴活佛是西藏历史上最著名的画家之一,自幼酷爱绘画,不辞艰辛云游四方,学习和借鉴当 时在西藏各地盛行的尼泊尔画风,并且吸取民间艺术的营养,最后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齐乌岗巴画派。此画派的特点是继承吐蕃时期和分治时期绘画的某些特点,增加了本民族艺术的表现手法,从而 较强地体现出藏民族固有的审美意识,在静相神和忿怒神的姿态线条和脸型以及面部表情等方面 进行了改进,色度沉重而艳丽,色彩整体感觉润泽华丽,并注重色彩的淡浓变化,注意对比色的 使用,笔法细腻。各种神像的身姿趋于流畅、表情更加威严,衣着与装饰更加丰富多变。
勉塘画派 :该画派是藏区 15 世纪以后影响最大的绘画流派,是由画师勉拉顿珠所创。他出生于洛扎县的一个叫做勉塘的地方,自幼聪慧,对绘画有浓厚的兴趣。后来在萨迦一带遇到了画师多巴扎西杰波,师从他学画,并成为当时绘画技法最为纯熟的画师之一。
勉拉顿珠不但绘画技艺高超,而且在艺术理论方面亦卓有建树。他的传世之作《造像量度如意宝》,详细论述了绘画和雕塑的造像量度,指出了某些书籍在造像量度上出现的错误及由此带来的恶果,阐述了藏画的实践方法。并博采众长,创立“勉塘钦莫”画派 ( 旧勉塘派 )。该画派造像法度精严,与传统的块面表现相比,尤其注重线条的运用,线条工整流畅,色调活泼鲜亮,变化丰富。旧勉塘画派的画风承袭了印度—尼泊尔绘画样式,但在背景处理上加进了带有地方特色的风景和 花卉纹饰,线条匀称精到,浅淡施色加金线勾勒,富丽多姿。
该画派人才辈出,技艺精湛。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时期 (16 世纪中叶 ) 的著名画师陈嘎瓦• 班丹罗追桑布活佛和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时期 (17 世纪中叶 ) 的著名画师洛札•丹增诺布、那则达龙•白贡等都是极富成就的大师。其中第十世噶玛巴曲英多吉和同时代的曲英嘉措活佛最为杰出。十世噶玛巴曲英多吉 (1604-1674)8 岁便能绘制精美佛像,又通晓雕塑与刺绣工艺,被誉为神童。早年严格遵循勉拉顿珠画风,中期画风一变,创噶赤画派之新风。在理论上造诣颇深, 是当时造像量度和雕塑材料的权威。
活跃于明泰昌元年至清康熙四年 (1620-1665) 的画师曲英嘉措在继承旧勉塘画派精华、吸收汉地绘画的某些因素的基础上,开一代新风,创立“新勉塘画派”,为该派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曾为四世班禅罗桑确吉坚赞效力,后至拉萨成为五世达赖喇嘛的画师,画迹至今存留在扎什伦 布寺和布达拉宫中。曲英嘉措建构了近代勉塘画派的基本格局,并同格鲁派建立了联系,获得政治、宗教和经济上的有力支持,为该派的发展壮大建立了不朽功勋。
17 世纪末至 18 世纪初,勉塘画派进入鼎盛时期,优秀画师层出不穷。现在遗存在布达拉宫, 罗布林卡,拉萨哲蚌、色拉、甘丹三大寺的壁画、唐卡多为勉塘画派画师所绘。西藏绘画发展到 新勉塘画派时走向了成熟和繁荣。西藏历代画师经过若干世纪的实践,将早期流行的印度—尼泊 尔样式与元以后汉地明清艺术因素融会贯通,逐步形成了藏民族独特的宗教绘画样式,勉塘画派 可谓是集大成者。与印度—尼泊尔风格较浓郁的“钦则画派”和受汉地艺术影响明显的“噶赤画 派”相比较,勉塘画派绘画呈现出更为纯粹的本土画风和更明显的变通意识,民族特色亦更为强烈。17 世纪以后出现的黑唐、金唐及赤唐尤能体现出该派线条的无穷魅力。
钦则画派:西藏著名的三大绘画流派之一,因其创始人为贡嘎岗堆•钦则钦莫而得名。钦则画派形成于 15 世纪中叶以后,主要流行于后藏和山南地区。钦则钦莫自幼酷爱美术,幼年时即能准确地描绘山川日月和飞禽走兽,成年后醉心于佛画,师而能化,风格自成一体。其艺术风格直接承袭 14 世纪流行于后藏地区的绘画样式并有创新。钦则画派与勉塘画派的出现为 14 世纪 -15世纪上半叶流行于卫藏地区的印度—尼泊尔绘画样式画上了句号,为中世纪后期本土藏族绘画样式的形成、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画坛将这两个画派合称为“勉钦两画派”。
钦则画派在构图上保持了印度—尼泊尔绘画传统中主尊像较大的特点,重点突出,周围众小像排列井然有序。但在风景表现中已开始融合汉地绘画的表现程式,逐步形成藏民族绘画语言体 系。据传山南多吉丹寺的壁画即出自钦则钦莫之手。对于勉钦两派,画界历来有“一文一武”之说, 勉派尚“文”,钦派尚“武”。比较而言,钦则派更擅长绘制怒相神,其面相威严孔武,人物造型丰满圆润,形象稳健而又多跃然舞姿,动中有静,刚柔相济,颇具阳刚之美 ;色彩表现沉着饱满, 善于使用对比色,强烈而跳跃,配色细腻讲究,装饰味很强。钦则派还善于绘制坛城,样式独特, 刻画精致绝伦,纹样繁密华丽,令人叹为观止。钦则派似与中世纪在后藏相当流行的密宗美术有 着密切的联系。
钦则画派在构图上保持了尼泊尔绘画中主尊较大的特点,但在风景表现上开始吸收汉地的绘画风格。该画派尤其擅长表现具有阳刚之美的忿怒像,坛城的绘制精彩绝伦。
噶玛噶赤画派:该画派属于藏族唐卡的三大流派(勉塘画派、钦则画派、噶玛噶赤画派)之一, 流行于以四川省甘孜德格和西藏昌都为中心的地区,相传在 16 世纪由南喀扎西活佛创立。南喀扎西师从噶玛米久多杰,系统学习藏文文法修辞和佛教知识,后来学习绘画艺术。一次他到楚布寺 看见了明永乐皇帝赐给第五世噶玛巴得银协巴的丝唐,从此他模仿这套画作的风格而开创了一个 新的画派,被称之为噶赤画派。经与南喀扎西同时期的八世噶玛巴活佛米久多吉总结先师及自己的经验,撰成《量度太阳明镜》,从而奠定了噶赤画派的理论基础。 其后,十世噶玛巴曲英多吉从一套罗汉丝绢唐卡中发现了汉族界画和青绿山水技法的妙处,开始以工笔重彩绘制唐卡,作品具有浓重的汉族风格,有别于卫藏地区的勉塘、钦则两大画派。在南喀扎西之后,又有两名画师继承了噶赤派画风,一是却吉扎西,以青绿设色著称 ;一是噶雪噶玛扎西,以独创出新著称。他们与南喀扎西一道,被誉为“噶赤三扎西”。
继“噶赤三扎西”之后,康巴炉霍郎卡杰大师的微型唐卡堪称一绝,而被誉为工巧天毗首羯摩化身的德格普布泽仁大师留存在德格印经院的画版几乎成为噶赤画派的范本。噶赤画派承传谱系十分明晰,历代名家辈出。派系传承中因地域、师承诸种关系而派生分支,导致风格变化,形成“旧噶赤派”和“新噶赤派”。
噶赤画派最显著的特点是设色浓重,对比强烈,画面富丽堂皇,故在数百年中逐渐形成一套颜料制作与使用的特殊技法。创作中以白、红、黄、蓝、绿为母色,能调出 9 大支 32 中支进而变化出 158 小支诸种色相。黄金的运用是藏传佛教绘画的一大特色,因使用金色被视为对神佛最神圣的供养。噶赤画派有一套研制金汁及涂金、磨金、勾金线、刻金、染金的绝技,可将金色分成多种冷暖变化,可在黑地上用金线勾画十几种不同的层次效果,还可在大片涂金的地方用九眼石制成的笔摁出各种线条。
四、唐卡的工艺种类
唐卡的种类繁多,按材料和制作工艺可以分成缂丝唐卡、堆绣唐卡、刺绣唐卡和织锦唐卡。由于西藏不产丝绸同时也没有相应的织丝工艺,因此西藏画师画好粉本后通常都在内地制造丝绸 的地方如苏州、杭州等地制作而成。现存西藏博物馆的织锦唐卡均产自浙江杭州都锦生用机器制造。
缂丝唐卡——又名“刻丝”,缂丝是中国独有的古老丝织工艺品。其特色是纬线并不横贯全幅, 而仅在需要处与经线交织,称为“通经断纬”法。其成品正反两面如一,在不同色彩的轮廓之间 并不相连,凭空背光观察可见点点孔隙,有如以刀镂刻而成。缂丝是以生蚕丝作经线,彩色熟丝 作纬线,采用“通经断纬”的技法织成的平纹织物。
缂丝唐卡因其精湛的技法和超越一般织物的优越性,历来被用作“贡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并被誉为“织中之圣”,弥足珍贵。
刺绣唐卡 :刺绣有称针绣。以针引彩线,按设计的图案和色彩规律,在丝绸、缎、布帛上刺缀运针构成花纹、人物图案或文字等。它以不同色彩、不同粗细的绣线和不同的运针方法表现出 物象的质感,达到完整和谐的审美效果。刺绣技艺传到藏族地区后,由于题材的丰富,技工更细致, 设色更明快,用针工整,神态生动,富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堆绣唐卡 :该唐卡是藏族工艺性质的绘画美术品,是一种别具风格的画种。用各色质地不同的丝绸绫罗剪出人物形状和各种图案形状,然后在形象和图案背后充塞羊毛、棉花等物,使画面产生出丰富而生动的立体感和织物特有的肌理感,具有浅浮雕式的艺术效果。画面有佛像、人物、山水和花鸟等。
织锦唐卡 :此为内地制作工艺,以缎纹为地,用数色之丝为纬,间错提花而织造的布花,多为神像和人物传记,织工精细,色彩鲜艳。织锦唐卡大部分都产自浙江杭州都锦生用机器织造的织锦佛像,该厂所产织锦大小规格不等,且部分唐卡的下边缘有藏文名款。
朱唐、金唐、黑唐 :这是藏画艺术中特殊的绘画形式,充分体现出藏民族追求色彩韵律的审美趋向。赤唐是在浓重的朱砂底色上,用色线和金线描绘神像人物和装饰图案;金唐以金色为背景, 用朱砂勾描宗教人物和神像 ;黑唐用黑色绘制背景,金线画出人物,给人以对比而又和谐的审美感受。
总之,作为藏族固存的本土艺术,唐卡艺术就其起源、画派、工艺、技法,展示了藏民族的宗教观点及宗教艺术,本次展览精选的珍贵唐卡有刺绣、织锦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相信观众一定会对这朵西藏佛教艺术奇葩留下深刻印象。
(选自熊文彬 曲珍主编《雪域瑰宝在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