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研>科研成果

藏族饰品的基本审美特性管窥——以几件馆藏品为例

巴桑潘多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文化博物馆 2020-12-04

  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高山环绕,江河湖泊众多,自然景观壮丽。繁衍生息在此的藏族先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过人的智慧,开拓了这片神奇的高原,创造出了让世人称奇的藏族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标准。

  在博大精深的藏族文化中,饰品文化可谓是其中的一朵奇葩。西藏的饰品,无论是男性的饰品还是女性的饰品,都具有寓意深刻、样式多、体积大、色彩艳丽、价值珍贵等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与藏民族的性格和青藏高原的独特地域特征是分不开的。藏族先民生活在条件恶劣的高寒地带,在长期与大自然搏斗的过程中,形成了乐观豁达、粗犷豪放的性格,这种性格又直接影响到审美趣味上,比如,藏族的服饰多款式宽大简单、色彩搭配艳丽,这种性格也影响到了对饰品的设计上。当然,影响饰品设计的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藏传佛教的影响,人们把佛教中的各种图案使用到饰品中,形成了既有装饰作用,又能表现信仰情结的信物。

  一、藏族饰品的三大类型

  藏族饰品从其配戴部位分,有头饰、耳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饰等,头饰有珍珠冠、“巴珠”、“孜鲁”;耳饰有“艾果”(女式花型耳饰)、耳环、珊瑚耳扣(耳钉)、“索及”(男式耳坠);项饰有项链、“吉达”(长项链);胸饰有“嘎乌”、“恰不恰”(挂链);腰饰有银腰勾、镶螺腰带 ;手饰有镯子、海螺、戒指 ;饰品取材广泛,有珍珠、珊瑚、玛瑙、宝石、金、银、玉、铜、象牙、海螺,还有动物骨头等等。从笔者所见到的饰品图片看,无论质地如何,配戴哪个部分,其类型 可分为粗犷型、粗中有细型和精细型三种。这三种类型的划分与其主人所在的地域有着紧密的关系。当代西藏的服饰习俗,因地理气候、生计方式、民族等因素的不同,无论在款式、内涵、装束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

  (一)粗犷型

  在广阔的牧区草场生活的牧民,对饰品的追求与粗犷的性格相一致。他们对饰品的设计采取非常自然、随意的态度,不刻意追求搭配、协调。只要添置了珊瑚、宝石等饰品,直接串成项圈, 追求量与体积,在他们的饰品中几乎见不到珍珠之类体积较小的宝石。如康巴地区的首饰,大大 小小的珊瑚串在一起,就是一圈项饰,有的甚至把整个珊瑚树不经任何加工配戴。此类型对珊瑚、猫眼石和银元的需求最大,其饰品的财富象征往往大于审美性。藏北妇女最具特色的是把珊瑚结 成帽子状戴在头上的珊瑚“斑玛”。(见插图 9)

  (二)粗中有细型

  生活在农区的农民头戴“巴隆”,耳戴松石耳扣,饰八角“嘎乌”,胸佩“吉达”( 长链 ) 等饰品。以后藏农区的女性饰品为例,其造型独特。这种造型决定了其主人选择或添置宝石的依据,搭配上不仅要求颜色和谐,大小也求规则。农区对绿松石的需求较大。饰品造型单一。(见插图 10)

插图 9:那曲申扎县巴扎妇女现代头饰

插图 10: 农区妇女饰品

  (三)精细型

  以旧时拉萨、日喀则贵族佩戴的饰品为代表,造型繁多,制作精细,材质要求较高,颜色或大小搭配讲究规则,饰品设计显示一定的贵族文化背景,以精巧美观为上品,不追求体积的庞大, 此类型对珍珠类精细的宝石需求较大。

  贵族妇女的盛装较为华丽,成书于 1733 年的《颇罗鼐传》曾记载颇罗鼐之妻婚礼上的服饰是:贴身穿着光滑柔软的玄青色裙子, 外面罩上帝青色的外袍,蓝色的波纹皱褶上缀着孔雀翎花朵。脚上穿着镂花织锦的筒靴,腰间系 着宝石镶嵌、丝穗婆娑的腰带,手臂戴金钏和海螺镯。中指和无名指套宝石镶嵌戒指,颈上佩红 色的琥珀项饰,胸前悬着层次分明的珊瑚、瑰玉、琥珀的短项圈和珠玉穿成璎珞的长项链。头发 对半分开,梳在两旁,当中是珠璎顶髻,披散在身后的一股股小辫,缀满金银、珠玉、珊瑚、宝石。此外,还带着三角形的“巴珠”头饰,真可谓满头的珠光宝气,灿烂夺目。这类服饰在卫藏的贵 妇节日盛装中是具有代表性的。

  噶伦品级官员家的贵妇头上戴缠裹着珍珠和珊瑚的三角形的“巴珠”,而一般贵族或富人家的妇女只能佩戴以红珊瑚为主的“巴珠”。珍珠帽(穆地托果 མུ་ཏིག་ཐུག་ཁོག)以木做胎,有圆筒状和斗笠式,外表满缀珍珠于胎上,金镶钻石为顶,华丽而高贵。它常常与珍珠“巴珠”相配戴, 其佩戴者也是噶伦级别的官员家贵妇,并且是只有在大型庆典礼仪时才戴(见插图 11)。噶伦品级官员家的贵妇头上戴缠裹着珍珠和珊瑚的三角形的“巴珠”(见插图 12),而一般贵族或富人家的妇女只能佩戴以红珊瑚为主的“巴珠”(见插图 13)。“诶果尔”(ཨེ་ཁོར།),即为松石大耳坠,以金镶绿松石制成,为贵族妇女的耳饰。(见插图 14)

插图 11:珍珠冠(参见图版 136)

插图 12:巴珠

插图 13:巴珠

插图 14:诶果尔

  “嘎乌”(གའུ།)主体为八角形的盒子,面上镶各种珠宝,为藏族妇女华贵的胸饰,但凡家中有经济能力的都会佩戴。嘎乌也有男子佩戴的,多数为桃形或圆形,如佛龛,盒子内装有佛像、高僧大德所赐圣物等,挂在胸前既是装饰品又是护身符。(见插图 15)

  后藏妇女的头饰巴珠,亦叫巴果 (པ་སྒོར།),由两部分组成,上部为“巴珠”,下部为“巴隆”(པ་ ལུང་།),其形状如弓,用珍珠、珊瑚、玛瑙、绿松石等组合串缀而成。将一约一米长的竹片做成弓形,用红呢包裹竹片,之上镶缀珍珠、珊瑚、玛瑙、绿松石等,戴这种头饰时将头发编成若干小辫, 再将小辫分成左右两组,固定在“巴珠”两端时头发向两边伸展拉平。其上装饰的长长的珍珠链, 平时也可以取下来当成胸饰。下部的“巴隆”也可以单独盘成圆圈式头饰,直接戴在头上,简洁大方。 (见插图 16、17)

插图 15:嘎乌

插图 16:后藏妇女头饰巴珠

插图 17:巴珠示意图

  二、藏族饰品的功能

  首先,饰品的最大功能是点缀、为人欣赏和增加美感。藏民族最早以狩猎游牧为生,长年动荡的生活,使他们不便携带更多的家产,只有将财富变成装饰品佩戴在身上。还有一种说法,旧时强盗猖獗,牧区的人家有了钱就购买金银珠宝装饰妻女,妻女身上的装饰就是全家的金库,遇到险情将妻女扶上快马逃奔,既保护了家人,又保护了财富。延续到今天,虽不用逃盗,但装饰妻女仍是牧区家庭的习惯,成为了家庭财富的象征。在农区,人们则认为身上多添饰品,不仅可以装扮自己使运气升腾,而且,出门在外如遇困难可换钱救急。

  除此之外,无论是农区还是牧区,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人们都认为戴饰品有携福作用,认为一个人神清气爽,佩戴饰品就能带来好运,可以祛灾祛病、求福趋吉。例如,认为金银珠宝可避邪、携福。西藏的九眼石(天珠)就相传可以避免天灾(如雷击等)人祸,因此大受藏族人民的欢迎, 藏族妇女人人都以有天珠装饰的项饰为荣。金银则认为有验毒防毒之功能。玉能祛除胃病,珊瑚 能治胆囊炎,珍珠既可入药又有美容养颜的功效,翡翠则有助于血液循环,但凡珍贵的珠宝均可 调节血压等等。

  三、宗教信仰和生产生活对饰品设计的影响

  在各民族的历史上,宗教曾对民族的文化、道德、风俗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而风俗习惯则可以对审美趣味产生影响。藏族地区由于居住区域较广,所以各地之间对饰品装饰的审美标准 存在差异,但与其他民族相比,由于其具有共同的宗教信仰和相似的生产生活背景,还是有其共 同的特点。首先,饰品颜色搭配喜用亮丽的颜色,大色块递增构色,有的艳丽华贵,有的沉稳大方。其次,纹样大多取材于自然,花果、鸟和宗教图案等,崇尚自然之习气由此可见一斑。藏族饰品 的设计与其信仰的宗教和生产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中可以体现出藏民族浓郁的审美习惯和生活气息。

  (一)从宗教信仰来看,佛教认为金银珠宝是神圣的物品。在不同程度上均能避邪,如绿松石能守住人的魂魄,妇女右腕上从小就戴的海螺据说可使死后魂不迷路。金银则广泛用于保存高僧法体之用。现在许多人喜欢佩戴金刚杵形的戒指和项链,因为金刚杵是藏传佛教密宗法器,藏传佛教用其代表坚固、锋利之智,可断烦恼、除恶魔。所以,人们把这些材质和样式设计当作是饰品的首选,有一定的宗教情结在里面。

  (二)从生产生活背景来看,人们善于把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美好事物引入饰品的设计理念中, 表达对生活的一种热爱之情。如藏北牧民喜欢戴一种马鞍形的戒指,而马鞍是长于游牧生活的藏 北牧民的生活必需品。同样,藏北牧区的女性喜欢佩戴银制的火镰,同样来自现实生活。在日常 生活当中,已婚妇女的装束有一定的规矩,如着藏装必须系帮典、耳朵上必须配耳环等,否则被 视为不吉利,会让其夫折寿等。女子烧火做饭时手上没戴首饰则预言手上没灵气和福气,做出的 饭菜不会可口等等。生活在高原上的藏族人民爱美并且向往美好,他们对美的理解在世界上可谓 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也许再也找不到一个如此需要饰品装点生活的民族,他们用蕴含着浓郁民 族性和地方性、象征着一个民族或地域文化的饰品向世人展示并诠释着美。

  服饰的变化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一是在历史发展历程中,因生活条件和社会观念的改变而影响到服饰的改变。以藏族妇女头饰为例可见,时间和空间是一切事物变化的主要因素。藏族妇女头饰自古至今,在形制和材质上没有太大的变化。相对的不同的地域变化较为明显,但有一定的延续性。随着历史的发展,服饰越来越简便大方,并明显有相互间交融的痕迹。卫藏贵族妇女的头饰做工精细而复杂且演变痕迹明显,材质多珍珠珊瑚和宝石 ;而牧区女子头饰相对简洁大方,材质多珊瑚、绿松石、琥珀和银元。

  藏族饰品文化是一个很深奥的课题,以上仅仅只是作者的一些浅见,介绍的饰品也是在卫藏地区带有普遍性的,在其文化内涵和工艺上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究,此文仅为抛砖引玉,希望能有更多的学者研究这一课题,让古老的藏族饰品文化在新的世纪焕发出诱人的魅力。

  (选自熊文彬 曲珍主编《雪域瑰宝在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3年)

Copyright©2020 西藏文化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1846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