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吉卓玛(Deji droma),女,藏族,藏语言文学硕士,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人。现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所研究员(教授),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职称委员会委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常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及西藏社会科学院院刊编辑部任副主任,及《西藏研究》(汉文版)副主编等。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北京市佛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西藏社会科学院特邀研究员、青海师范大学班禅研究院特邀研究员、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研究”团队研究员、中国宗教学会宗教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等。
精通藏汉两种语言文字,兼懂英、日语,用藏、汉文、英文发表文学作品与学术论著140余篇(部), 翻译多部藏传佛教典;
研究领域:藏传佛教女性、宗派与历史研究(出家女性、女性神灵)觉域派、息解派、藏族民间宗教、吐蕃佛教史
学习、工作与访学经历
1977年7月毕业于黄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师范学校;
1977年7月—1980年6月,在同仁县吾屯小学任教;
1980年7月—1984年6月,西北民族大学藏学系(原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系)学习,获语言文学学士学位;
1984年7月—1986年8月,在青海日报社藏文报工作,从事记者、编辑和翻译工作;
1986年9月—1989年6月,在西北民族大学藏学系攻读藏族古典文学专业研究生,获藏语言文学硕士学位;
1989年7月—2004年12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从事藏传佛教研究工作。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常任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生导师等;其间,于1995年6月—1997年8月,在西藏社会科学院院刊编辑部任副主任,及《西藏研究》(汉文版)副主编;
2000年6月,参加在荷兰莱顿大学举办的第九届国际藏学研讨会;
2005年1月进入在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工作,从事藏传佛教研究工作;
2007年3月-6月,在中华文化学院外语培训中心学习英语;
2007年10月, 赴美国高校访学,在美国纽约市内大学、诺万大学、俄亥俄大学、俄可拉何玛城市大学、丹佛大学等发表学术演讲等;
2008年3月-8月,在加拿大I’Estrie 语言学校学习英语;
2009年3月,作为藏学家代表团成员赴英国、意大利参访;
2010年3月至7月,在中央党校学习;
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在日本龙谷大学佛教文化研究所做客座研究;
2016 年6月,参加挪威卑尔根大学举办的第十四届国际藏学研讨会;
2018年4月,在香港中文大学禅与人类文明研究所访学;
2018年12月,作为藏学家代表团成员赴意大利罗马大学、那不勒斯东方大大与法国参访,发表学术演讲;
2019年7月,参加法国巴黎举办的第十五届国际藏学研讨会。
主持、参与课题以及获奖情况
1.主持完成国家重大交流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科研项目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国家重点项目等十多项;
2.主持完成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重点课题《藏传佛教出家女性研究》;项目成果《藏传佛教出家女性研究》入选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文库;
3.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暨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藏传佛教古籍整理与抢救》;
4.参与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藏传佛教宗派综论》;
5.主持并承担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藏传佛教觉域派研究》,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的表扬和专题报道(见《中国社会科学报》“学人风采”,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网“学者传真”;
6.主持并承担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藏族地区尼众宗教信仰人群调查与分析研究》(14BZJ038),2019年“免鉴结项”;
7.主持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国家重点项目《藏传佛教现实问题及相关历史问题研究》子课题《藏传佛教尼众发展态势研究》;
8.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重点项目 《11世纪古藏文手抄本的整理与译解》(20FZJA002)。
获奖情况
9.《圣殿里的莲花——度母信仰解析》,专著,2007年,获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10.《藏传佛教出家女性研究》专著,2004年12月获中华全国妇联、中国妇女研究会“第一届中国妇女研究优秀成果(专著类)二等奖”;
11.《藏传佛教出家女性研究》专著,2006年荣获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年度优秀科研成二等果奖;
12.《藏传佛教宗派综论》专著,1998年获得西藏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专著类)三等奖;
13.《藏传佛教觉域派通论:一个藏族女性创立的宗派》,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年度优秀科研成二等果奖;
14.《藏传佛教觉域流派探究》,2016年分别获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年度优秀科研成二等果奖;
15.《藏传佛教古籍整理与抢救》;2004年获得西藏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专著类)一等奖;
16.发表的部分论文分别获得西藏社会科学院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类)二等奖、三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优秀论文奖和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年度优秀科研成果特等、二等、三等奖、藏学“珠峰奖”。
三、主要学术成果
(一)用藏文发表的论文:
1、《论藏族诗歌的意境美》,约15千字, 载《中国藏学》藏文版,1989年3期,;
2、《论藏族修辞学想象美的艺术特征》,约17千字, 载《西北民族学院学报》藏文版,1990年1期;
3、《论藏族诗歌的夸张美》,10千字,载《岗尖梅朵》,1990年1期;
4、《隆多喇嘛〈梦释〉探析》,21千字,载《中国藏学》藏文版,1993年4期;《当代藏族女性论文选编》,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5、《论藏族传统诗歌的艺术美》,100千字,载《藏学论文——硕士论文选》(四),中国藏学出版社,1996年10月版;
6、《论阿琼南宗三丹琼培林尼众的生活》,36千字,《第九届国际藏学会论文集》,荷兰莱顿大学,6.2000. ;另载《中国藏学》藏文版,2001年1期,《当代藏族女性论文选编》,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10月版;
7、《论“四无量”的当代价值》,10千字,《阐义》,藏语系高级佛学院,2010年;
8、《吐蕃赞普赤松德赞<因明功德品>述略》 12千字,《中国藏学》(藏文版),2017年4期;
9、《论卡卓益西措杰传涉及的几个历史问题》,10千字,《青海社科》(藏文版)2018年创刊号;
10、《女神源流白拉姆古文本研究》,“第15届国际藏学研讨会”,法国巴黎,另载《中国藏学》藏文版,2020年3期。
(二)用汉文发表的论文:
1、《藏族天葬起源窥探》,10千字,《世界宗教研究》,1993年3期;合著;
2、《略论阿琼南宗宁玛派尼姑寺的宗教文化》,15千字,《西藏研究》,1996年1期;
3、《藏族创世神话与宗教》,6千余字,《中国藏学》,1996年2期;
4、《略论阿琼南宗宁玛派尼姑寺的历史沿革及其影响》,10 千字,《中国藏学》,1996年3期;
5、《试析阿琼南宗宁玛派尼姑寺的生活模式》,10千字;《青海社会科学》,1996年3期;
6、《一座宁玛派的尼姑寺》,5千余字,《世界宗教文化》,1997年春季号;
7、《从藏族创世神话看藏族先民的思维智慧》,10千字,《西藏研究》,1997年3期;
8、《藏族尼僧》,13千字,《法音》,1998年1期;
9、《二十一度母的起源与职能》,6千字,《中国西藏》,1998年6期;
10、《藏区四大圣湖与母体崇拜》,6千字,《中国西藏》,1999年6期;
11、《藏地护法女神十二丹玛》,5千字,《世界宗教文化》,1999年冬季号;
12、《藏传佛教历史》,7千字,《宗教基础知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2000年;
13、《宁玛派尼姑寺阿琼南宗三丹琼培林的考察研究》,26千字,《佛教与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1月;
14、《藏传佛教业印母及其生活》,约6千字,《西藏研究》,2001年4期;
15、《芒萨赤坚与扎叶巴神殿》,约4千字,《西藏民俗》,2001年4期;
16、《吐蕃女密宗大师益西措杰生平事迹》,10千字,《甘肃民族研究》,2002年1期;
17、《多杰帕姆女活佛的产生、发展及其传承》,15千字,《世界宗教研究》,2002年2期;
18、《茹雍萨嘉姆尊与西藏第一石窟扎拉鲁普》,约4千字,《世界宗教文化》,2002年2期;
19、《藏传佛教出家女性的历史、现况和未来》,15千字,“第二届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人间佛教与当代对话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华佛寺协会、弘誓文教基金会,2002.4;另载《中国宗教四十年》,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
20、《藏传佛教尼僧教团组织——以阿琼南宗尼寺与香色尼寺为例》,12千字,《第七届国际佛教妇女会议论文集》, 国际佛教妇女协会、台湾华梵大学,2002.7..
21、《吐蕃出家女性初探》,12千字,《戒幢佛学》第二卷,2002年版;
22、《白石崖寺与贡日卡卓玛女活佛传承》,约7千多字,《法光》(台北),第153期;
23、《独树一帜的藏传佛教觉域派尼僧》,12千字,《中国藏学》,2002年4期;
24、《藏传佛教觉域派及其教法特点》,15千多字,《宗教学研究》,2003年1期;
25、《萨迦派尼僧研究》,14千多字,《西藏研究》,2003年2期;
26、《妇女与宗教研究述综》,9千字,《中国妇女研究年鉴1996——2000年》,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年;
27、《格鲁派尼众僧团初探》,15千多字,《西藏研究》,2004年1期;
28、《藏传佛教息解派尼僧及尼僧组织》,15千字,《戒幢佛学》第三卷,2005年版;
29、《当今藏族女性之出家缘由——个案调查研究》,13千字,《安多研究》第二辑,2005年版;
30、《女性在藏传佛教中的角色和地位》,11千字,《西藏研究》,2005年4期;
31、《度母信仰在藏族地区的传播与流变》,10千字,《甘肃民族研究》,2006年3期;
32《论度母的起源与文化模式》,10千字,《西藏研究》,2006年4期;
33、《浅谈藏传因明学的早期发展》,7千字,《因明新论》,中国藏学出版2006年12月;
34、《论藏族早期信仰中的女性崇拜》13千字,《安多研究》第3辑,2007年5月版;
35、《从玛久拉仲一二辩经看她的般若思想》,7千字,《中国藏学》,2008年1期;另收录《藏传因明论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2013年;
36、《度母修持法之次第及意涵——以龙树菩萨的度母修持法为例》,15千字,《宗风》夏之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09年7月;
37、《THE MANAGEMENT AND CHANGE OF CONTEMPORARY TIBETAN NUNNERY——Case studies based on fieldwork 》国际人类学民族学第16届大会“西藏社会变迁”专题英文论文,2009年7月,昆明;另载《中国藏学》(英文版),2011年2期;
38、《大手印觉域法之境地与基本思想》;“首届中国密教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 2010年4月,西安;收入《中国密教思想》,中国社科出版社,2012年;
39、《施身法与藏族天葬》,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2009年12月,北京.收入《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1年12月;
40、《从藏传因明“量”的形式结构看玛久拉仲的鬼神概念与界说》,“第六届因明学术研讨会” 论文, 2010年4月,宜阳 ,另载《因明》第四期;另收录《藏传因明论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2013年;
41、《当代藏区尼众道场的经营与变迁》,“国际人类学民族学第16届大会”论文,12千字,《世界宗教文化》,2010年3期;
42、《论玛久拉仲的鬼神观》,“第二届海峡两岸蒙藏学术研讨会”论文,10千字,载《法光》(台北)第252期,2010.9
43、《会供羯磨仪轨:建立人与神之间的情感联结— 对觉域派会供羯磨仪轨的文化解读》,“首届宗教人类学学术论坛”论文,2010年3月,广东,18千字,另载《青海民族研究》,2010年3期;
44、《以科学发展观认识和看待藏传佛教》,5200余字,中央党校《学员研究论文》,2010年1期;
45、《藏传佛教怎样构建和谐藏区》,3千余字,中央党校《学员研究报告》“理论探索”专栏,2010年1期;
46、《觉域派教法传承研究—以格鲁派为例》,“2010年中日学者藏学论坛”论文,中国藏学研究中心,2010年10月
47、《觉域派教法在藏族民间的流传样态》,“首届珠峰藏学论坛”论文,2010年11月,北京
48、《藏传佛教与人类文明进步》,“首届藏传佛教论坛”论文,2010年12月,成都
49、《宗教文化在旅游业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3千字,《人民政协报》(学术周刊),第230期,2011年5月17日;
50、《格鲁派之觉域教法传承初探》,15千字,《中国藏学》,2011年4期;
51、《论度母的曼荼罗结构及其寓意》,“2008北京藏学会”论文;《夏日东教授10周年忌辰学术论文》,2011年;另载《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2期;
52、《菩萨“三戒”的内涵及其价值》,15千字,《藏传佛教教义阐释研究论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2012年;
53、《一个苯教寺院的觉域教法考察》,11千字,《宗教人类学》4期,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年;
54、《“四无量”的修持与现代价值》,8千字,“佛教与当代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2012年,西安; 载《佛教与当代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西北大学出版社,2013年;
55、《觉域派·一个藏族女性创立的宗派》,“第二届中日藏学论坛” 论文,2013年1月,日本京都;
56、《关于唐杰流派秘密觉域耳传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15千字,“第二届国际密教学术研讨会”论文,2013年6月,浙江绍兴;另载《密教研究》第3辑:《密教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12月;
57、《“四无量”与心之文明》,9千多字,《藏传佛教教义阐释论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2013年;
58、《祖师、空行母、觉域法——藏族女性承载的法统》,“佛教与文化强国战略论坛”论文,2013年10月,湖北武汉;12千字,另载《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4年3期;
59、《“四魔断境”:一个女性的心性学说》,13千字,《中国藏学》,2013年增刊;另载《世界宗教所成立60周年文集》,社科文献出版社,2014年;
60、《香巴噶举觉域教法传承钩沉—对唐杰流派秘密觉域耳传的田野考察》,15千字,《世界宗教研究》,2013年5期;
61、《帕·丹巴桑杰生平事迹考述 》,18千字,《中国藏学》,2014年2期;
62、《略论佛教平等思想在“菩萨戒”的体现及其意义 》,14千字,《藏传佛教教义阐释论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2014年;
63、《论戒律在法制社会建设中的价值 》,13千字,《藏传佛教教义阐释论文集》, 中国藏学出版社,2015年;
64、《觉囊觉域流派稽考》,“第二届藏传佛教文化论坛——藏传佛教的现状与未来”,2015年12月,四川成都;另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7年地1期;
65、《尼泊尔赤尊公主与吐蕃佛教 》, 12千字,《中国藏学》,2016年2期;
66、《论藏传佛教的和谐圆融思想 》,13千字,《藏传佛教教义阐释论文集》, 中国藏学出版社,2016年;
67、《时轮金刚沙画坛城:不是艺术家心血来潮的奇想之物》,,1千余字,《中国国家地理》2016年04期;
68、《藏文史籍中的敦煌观音修行院》,3千余字,《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7年2月24日,北京;
69、“伏藏遗训《十万嘛呢宝训集》述略”, 23千字,《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 01期;
70、《敦煌文本P. T.993吐蕃寺院稽考》, 10千字,《西藏研究》2017年 01期;
71、《个体、世家、社群——民间载体的觉域派教法信仰与实践》,10千字,《西部学刊》2017年 04期;
72、《吐蕃时期的敦煌观音修行院之考》 12千字,《西藏研究》2017年 03期;
73、《论藏传佛教友善互尊思想》, 12千字,《藏传佛教教义阐释论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2017年;
74、《论吐蕃佛教戒律》,12千字,《西藏大学学报》,2017年06期;
75、《桑耶寺的造像艺术》,3千字,《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03月02日 ;
76、《念诵与祛病——藏传佛教生命中的关怀》,9千字,“第二届海峡两岸佛医论坛”论文集,2018年4月,厦门;另光明网、凤凰网等多家媒体转发;
77、《拉卜楞上塔哇尼寺及其觉域教法仪轨建构》,9千字,《世界宗教文化》,2018年 02期;
78、《论藏传佛教的诚信思想》, 12千字,《藏传佛教教义阐释论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2018年;
79、《论度母的慈悲思想》, 12千字,《宗教哲学》,第八十五期,2018年9月(台北);
80、《敦煌吐蕃佛寺隆福寺及藏经洞之探究》,12千字,《西藏研究》2018年 03期;
81、《拉卜楞尼寺及其文化传统__以塔哇尼寺为例》, 8千字,《安多研究》第15辑,2018年11月版
82、《当代藏区尼众群落的发展演变及其特征——基于安多藏区尼众修行地的田野考察》,《禅与人类文明研究》,2019年第四期,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83、《民主改革以来西藏宗教取得成就》,13千字,《西藏研究》2019年 03期;
84、《十世班禅爱国爱教思想与情怀》,8千字,《十世班禅爱国爱教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2019年;
85、《民主改革以来党的宗教政策在西藏的实践与成就》,3千字,《中国民族报》,2019年4月2日;
86、《Religious Transformation》Tibetan Buddhism advances in keeping with the times By Deji Droma 《BEIJING REVEIW》/北京周报· 2019-04-08 · Source: NO. 15 APRIL 11, 2019
87、《多元族群的宗教文化融通——以班丹拉姆信仰为例》,13千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阈下的中华文化”论坛,云南临沧,2019 年
88、《一个古老修行地的宗教生态变迁——青朴修行地的田野考察》,13千字,“第五届宗教人类学学术论坛”论文,云南昆明,2019 年
89、《藏文化在西藏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3千字,“第四届中国西藏发展论坛”,2019年6月14日;另载《中国民族报》,2019年6月25日;
90、《喜饶嘉措大师生平及其爱国思想略述_以建国前为期》, 6千字,《法音》2019年 03期;
91、《藏文化在藏族地区生态文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7千字,“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生态文明与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澳门,2019年8月6日
92、《尼寺与非遗羌姆——日喀则江洛尼寺的田野调查》,15千字,《西藏研究》,2019年 06期;
93、《三世班禅嘉哇·洛桑顿珠与完萨寺》,10千字,“历代班禅爱国爱教思想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青海西宁,2019年;
94、《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之考——以敦煌吐蕃藏文文献P.T.999号为依据》,15千字,“敦煌与丝路文明专题论坛” 论文,北京,2019年;
95、《敦煌吐蕃藏文文献P.T.999号解读》,9千字,“中日藏学研讨会”论文,北京,2019年;
96、《论喜饶嘉措的爱国思想》,10千字,《藏传佛教教义阐释论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2019年10月;
97、《学处自生天之鼓》中体现的爱国思想述略,20千字,《藏传佛教教义阐释论文集》,中国藏学出版社,2019年10月;
98、《吐蕃四大石窟修行院初探》,12千字,《西藏大学学报》2020年第3期;
99、《藏传佛教敬业思想》,200千字《藏传佛教教义阐释研究文集》第九辑,中国藏学出版社,2020年;
100、《桑耶寺早期建筑及壁画述略》,《安多研究》,第十六辑,甘肃民族出版社,2020年;
101、《论吐蕃佛教》,28千字,载《戒幢佛学》第三卷,宗教文化出版社,2020年版
102、《诚信守义,以恕为治——基于藏传佛教教义教规的理解》,11千字,《当代藏传佛教》,四川藏语系佛学院2020年。
(三)专著:
1、《藏传佛教出家女性研究》,346千字,社科文献出版社,2003年2月;
2、《雪山圣域的藏族尼僧》,200千字,嘉丰出版社(台北),2002年12月;
3、《雍和宫——中国藏传佛教著名古寺》(合著),470千字,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12月;
4、《圣殿里的莲花——度母信仰解析》,205千字,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5、《藏传佛教宗派综论》(合著),300千字,待版;
6、《藏族历代法律汇编》(合译)待版;
7、《藏传佛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读本》(合著),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年3月;
8、《萨迦寺》,画册,(合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10月;
9、《藏传佛教教义阐释》(试讲本)(合著),119千字,中国藏学出版社,2010年;
10、《协调·适应·和谐——论藏传佛教与和谐社会构建》(合著),300多千字,待版;
11、《藏传佛教觉域派通论·一个藏族女性创立的宗派》,317千余字,中国藏学出版社,2014年;
12、《藏传佛教觉域流派探究》,438千余字,中国藏学出版社,2014年;
13、《中印文化交流百科全书》(参编),1580千字,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2014年;
14、《吐蕃佛教研究论文集 》(编),580千余字,中国藏学出版社,2015年;
15、《中印文化交流百科全书》详编,上、下册(参编),4000千余字,中国百科全书出版社,2015年;
16、《西藏民主改革60年—宗教卷》(合著),中国藏学出版社,2019年版;
17、《藏传佛教史》《吐蕃卷》,800千字,中国藏学出版社,2020年待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