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研>学术动态

民族文化瑰宝的守护者 ——记辽宁省政协委员、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海春生

人民政协报 2022-09-29

民族古籍文献收藏家、民族文化学者海春生

2021年辽宁省政协领导到阜新市政协文史馆走访慰问省政协委员、阜新市政协文史馆馆长海春生,并了解文史馆古籍文献的整理与数字化情况。

2018年阜新市政协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全国藏文文献整理与研究高层论坛。图为市政协与藏学研究中心领导共同参观文史馆古籍。

县委和县政协领导走访参观蒙古贞文化博物馆暨文化名家海春生工作室

2021年海春生向兰州大学捐赠北京木刻版藏文古籍文献珍品20部

2020年海春生受聘中国蒙医药文化博物馆名誉馆长

2017年海春生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的蒙古文文献国际学术会议上举办蒙古文文献展览

2016年海春生在第六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上举办北京木刻版蒙、藏文古籍珍品展

2016年海春生向西藏大学图书馆捐赠数十部藏文古籍文献

  古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文化资源,关系着中华文脉的传承。海春生长期致力于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抢救、整理和保护,努力把少数民族古籍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今年,《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的出台,意味着像海春生这样古籍人新春天的到来。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民族文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民族文化。我要把民族文化传递给身边的人。还要跟他们一起守护和传承下去,让民族文化得到最广泛的传承和发扬。”海春生说。

  海春生,蒙古族,1980年出生于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大巴镇车新村,是著名民族文物文献收藏家、民族文化学者。现任辽宁省政协委员,阜新市人大代表,阜新市地域文化研究会会长;阜新市民族古籍文化研究会会长,是目前收藏蒙古文、藏文、满文文献最多的个人,被誉为“中国民族古籍收藏第一人”。

  爱上收藏 踏上民族文化的寻根之路

  海春生自幼喜爱读书,尤其是历史、文学、民族方面的书籍。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汲取不一样的知识;每一本书,都能增加一些他对民族历史文化的浓厚兴趣。

  2000年夏天,海春生在跟好友聊天中得知,在阜蒙县建设镇的一个小屯子,一位老人家里存有清朝中期寺庙里的一种“老物件儿”,海春生出于好奇就一同去看。这一看,在他心里念念不忘,便几次三番来到老人家里,经过多次“软磨硬泡”,最终花了120元钱从老人家手里收藏到了他的第一件藏品,而这个“老物件儿”使海春生走上了漫长而快乐的收藏之路。

  为了收集藏品,他踏遍了阜新市的大街小巷、周边村落,这都不能满足他那颗热衷收藏的心,便又跋涉万里遍访全国各地。他的藏品中有数千件蒙古族传统民俗文物,其中有一套蒙古贞地区(今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的传统蒙古象棋更是不可多得的珍宝。截至目前,海春生收藏的蒙古族民俗宗教、蒙医蒙药等方面文物6000余件。

  在收藏与整理的过程中,海春生逐渐发现民族文献往往比器物更加珍贵,因为民族文献生动而真实地记录了各民族历史发展进程,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的重要实证,文化研究的意义重大,于是他开始侧重钻研民族文献古籍的抢救、保护、收藏、整理工作。

  2015年春天,他得知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黄花塔拉苏木有一个人在出售蒙古文古籍,便立即前往,并如获至宝般地将其全部买回。整理过程中海春生发现,其中一本不起眼的“小册子”,竟然是尹湛纳希的作品《一层楼》。说起尹湛纳希,他是清代著名的蒙古族文豪,有“蒙古族的曹雪芹”之称,他开创了蒙古族长篇小说的先河。他的作品是蒙古族文学宝库,也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璀璨夺目的瑰宝,研究尹湛纳希文学作品的社会各界专家学者们都对这一发现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极高评价,这本古籍的发现,成为蒙古族文学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为蒙古族文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捐赠、助力成立三所博物馆

  为了充分展示蒙医药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2015年,海春生将自己收藏的1300余件蒙医药古籍文献及医疗器械、医学唐卡、医药标本等文物捐赠给辽宁省蒙医医院。同年11月,辽宁省蒙医医院成立蒙医药文化博物馆并聘海春生为馆长。

  2016年7月,为了更好地保护海春生所收藏的民族古籍,经阜新市委、市政府同意,阜新市政协成立了集民族古籍征集、收藏、展示、研究、交流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史馆。文史馆采取民藏公助的方式,馆藏的10000余部珍贵民族古籍文献均来自海春生的收藏。其中,蒙古文古籍3000余册(函),藏文古籍5000余册(函),另有满文古籍2000余册(函),以及锡伯文、彝文、巴利文、汉文等其他古籍,涉及文学、历史、诗歌、宗教、蒙藏医药、天文历算、哲学等多个领域。这些古籍和文献吸引了大批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使阜新市政协文史馆一跃成为国内收藏民族古籍最多的藏馆之一。

  2022年1月,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总面积1100平方米的蒙古贞文化博物馆暨文化名家海春生工作室在阜蒙县成立了。馆内展出各类蒙古贞民族文物2000余件,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秉承用文物讲好阜蒙县民族团结的故事为宗旨,以“农耕部落”、“魅力服饰”、“文献瑰宝”、“神奇蒙医”、“佛教遗珍”、“团结交融”六个板块诠释了少数民族历史印记,对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具有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

  无偿捐赠文物文献

  体现公益情怀

  古籍工作是民族文化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繁荣发展民族文化的战略性工程,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古籍的收集、整理、保护任务艰巨。多年来,海春生以抢救、保护民族文化为己任,多次将自己收集来的文物、文献无偿捐赠给有需要的地方。海春生先后向多所高校、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捐赠文物、文献累计达3000余件套,其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他用这种方式传递古籍研究的“接力棒”,推进少数民族古籍保护与传承工作。“我作为民族古籍保护者,希望加强与众多专家学者、各大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够让更多的专家学者投入古籍研究工作中,让古籍‘活起来’,让文化,‘动起来’。”海春生说。

  2016年8月,海春生将自己收藏的明清时期北京和蒙古族地区涉藏文献81部无偿捐献给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这些文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华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古为今用、再创中华文化辉煌的宝贵资源。文献的捐赠,架起了民族团结的桥梁,让少数民族古籍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资源。

  广泛开展文化传播

  用文物古籍讲好民族团结故事

  海春生所捐文物、文献先后在第六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中央民族大学第二届蒙古文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世界中联藏医药国际学术会议、内蒙古民族大学60周年校庆等会议上进行展出,受到海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誉和关注。他多次组织国内外各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参加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及阜新市举办多届“大漠遗风”系列海春生所藏民族古籍学术研讨会。2019年,经他沟通协调,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阜新市政协联合在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举办“第二届全国藏文古籍整理与研究高层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被阜新地区独有的地域文化所吸引,纷纷到阜新参观学习。

  提起古籍的保护与传承,海春生说:“作为文化工作者,在民族文化的宣传上,一定要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挖掘民族历史文物和文献资源,让自己收藏的古籍‘活’起来,用文物和文献讲好民族团结的故事,这对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品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只有不断相互交融才能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更广阔的天地。海春生所藏文物、文献在向社会全方位、多角度展示民族多彩文化的同时,将与各民族文化相融相汇,共同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海春生说,作为民族团结进步使者,一定要挖掘好文物、文献中的民族团结进步交流思想,为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保护和研究古籍

  传承民族文化

  近年来,海春生学术研究成果硕果累累,先后被西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多所高校聘为学术顾问和特聘教授。在整理古籍过程中,出版了《兴唐五传研究》《蒙古文米拉日巴传研究》等专著,在《中国藏学》等多家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整理蒙医药古籍文献,出版《中国蒙医药古籍影印珍本》七卷本。

  “民族古籍收藏、保护只是第一步,如何把它们转化为研究成果才是我所思考的问题,包括古籍的数字化信息平台建设、善本的开发与利用等。”在民族古籍界谈起“海春生”几乎无人不知,他为保护民族文化所做出的贡献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被誉为“民族文化瑰宝的守护者”。

  提起这些文献和古籍研究,海春生信心百倍地说到:“作为辽宁省政协委员,能够向世人传播和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能为民族团结承担起特殊的责任、展现出特殊的担当,是我一生的荣耀。挖掘好、使用好这些古籍资源,有助于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广泛凝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共识,少数民族古籍整理与保护,使命光荣,前景广阔。”

  截至目前,海春生获得的荣誉颇多:先后受聘国内多所高校及科研单位的客座教授、特邀研究员、学术顾问、硕士研究生导师等。2019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2021年获得“阜新市优秀社科专家”称号;2021年获得辽宁省总工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七一”,海春生受邀参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系列活动。2022年被辽宁省委、省政府授予“辽宁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如今,作为辽宁省政协委员,海春生通过不断收藏,不断挖掘,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嵌入每一次对外交流中,依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培训基地,用心、用情、用力讲好各民族团结故事,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让古籍的研究、传承与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传承文化薪火,将中华文明传之无穷。

Copyright©2020 西藏文化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1846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