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藏自治区藏剧团着力打造西藏首部少儿藏戏剧目《顿月顿珠》,希望通过“以剧育人”的形式培养新一代藏戏接班人。如何充分利用藏戏原有的精髓元素,融入新时代舞台艺术之美?如何在传统藏戏原有语境的表达基础上,作一些适合儿童演员及青少年观众喜闻乐见的创新和改变?藏戏改编剧目面临的挑战,也恰是西藏非遗文化传承中,面对社会发展和时代变化,经常需要正视和思考的现状。
长期以来,勤劳智慧的西藏人民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历史底蕴深厚,民族特色浓郁,表现形态多样。藏戏、藏药浴、唐卡艺术、手工制造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以藏民族为主体的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当中。西藏自2005年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2014年通过《西藏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截至2021年共有106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96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经过多年不间断的努力,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卓有成效,成果丰硕。
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活态文化,它的生命力在于发展演进,只有运动才能让它焕发青春,在现实中每一次鲜活地体现,都是对它生命价值的丰富和提升。对传统八大藏戏之一的《顿月顿珠》进行少儿剧目的改编,正是西藏在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道路上的一个尝试,也是行之有效的成果的缩影。借助现代科技使“泽帖尔”传统纺织技艺日臻完善;推动实现西藏古籍文献的信息化、数字化;把传统藏药丸剂改为片剂、散剂、胶囊剂、口服液等;让非遗技艺从手工制作到现代化生产流水线,由劳动作坊型向技术工厂型转变……西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上不断探索和创新,既提升了非遗文化的时代内涵和艺术价值,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传承得长久,除了政府保护、群众参与,还取决于它在人民群众中的生命力、传承形式的生动性和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功能,如果它不再适应社会需求就会被社会忽略而舍弃,成为历史的尘埃。基于对这一点的清醒认识,西藏将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结合,将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加大对非遗文化传承人的扶持和培养,推动民间艺术走向人民舞台……如此一来,非遗文化保护和传承不再是个别人、少数人的事,而是和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文化需要和精神追求等紧密联系的事。在西藏以人为客体,成为联结历史传统与现代文明社会的介质,人人都是参与者,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受益者和享有者。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西藏传承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西藏现代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和各族人民群众创造力的发展。
我们期待,积淀厚重的西藏非遗文化紧紧抓住新时代发展的契机,探索出更多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在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破解传承与保护的时代命题,与时代同频,永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