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我惊喜地获悉,藏北草原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在班戈县开馆了。作为班戈县“荣誉县民”,我顿感无比自豪!同时也想起了曾在藏北草原采访有关民俗文化的一些背后故事。
这是在那曲地区文部办事处(现那曲市尼玛县)所举行的传统赛马会上,牧人们跳起欢快的“锅庄”舞(唐召明1987年摄)
1987年盛夏,我来到西藏那曲地区文部办事处(现那曲市尼玛县),恰逢这里举行传统赛马会。当我穿梭在这座色泽斑斓的帐篷城时,不由得沉醉其中,对帐篷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
千百年来,藏北牧民逐水草而居,家常常被驮在牦牛背上,居住帐篷也就成了牧民世代沿袭的民俗文化。
这是藏北草原上的黑色牛毛帐篷(唐召明2001年摄)
藏北草原帐篷主要分为黑帐(牛毛帐篷)、彩帐(厚布帐篷)和帆布帐篷等类别。其中牛毛帐篷最为传统,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游牧文化的历史内涵。
“黑帐”是牧人家庭的活动中心。整顶帐篷均由牧人就地取材制作而成。因为织帐篷用的是牛羊毛,系帐篷用的是牛皮带。
牧民搭建帐篷,一般要选水草充盈、依山傍水、易于放牧和生活的地方。牧民说,选址要选“东如开放、南像堆积、西如屏障、北像垂帘”的地方,或者要选“靠山高低适中,正前或左右有一股清泉流淌”的地方。
牛毛帐篷具有防雨防雪、经久耐用等特点,它的寿命比任何其他种类的帐篷都要长,一顶好的牛毛帐篷可用几十年。
平日里,即使不刮风下雨,牧民们也喜欢在帐篷内生火做饭,其奥妙在于烟熏过的帐篷在编织线间产生黑色的胶状物质,遇到雨水时溶化形成密不可透的胶液,可以增强氆氇的密度,增强挡风遮雨和保温的效果。当日晒时,胶液凝固起到通风和消暑的作用,并能够减少风吹雨淋日晒造成的自然损耗,延长其寿命。
这是那曲地区(现那曲市)尼玛县一户牧民人家的孩子在牛毛帐篷里玩耍(唐召明1996年摄)
牛毛帐篷的门是一道可掀开的帘子,平时合上,进出掀开。
帐篷顶天窗是一条长1.5米左右,宽40至60公分的长方形洞口。这是帐篷唯一的窗户,既能通风,又是烟囱。烟气自然上升,从天窗散发出去。天窗有盖布,晚上拉好,早晨打开。白天通过天窗照进来的阳光,可判断时辰的早晚。上午日光通过天窗照在帐篷后壁,中午移到帐篷中央,下午则映到门背上去了。过去牧人们虽无钟表,但能凭借日月星辰的移动,知道较为准确的时间。
这是那曲地区文部办事处(现那曲市尼玛县)举行传统赛马会前,人们临时在搭建各家的白色帆布帐篷(唐召明1987年摄)
帐篷外面有8至10根坚牢的牛皮绳带和9至12根甚至更多的小桩固定支撑。特别是帐篷迎风的西边,木桩和绳带的使用会更多一些。帐篷下沿的数根短绳和铁木小桩,也起着重要的固定作用。这些东西,像许许多多锚一样,把帐篷这只小船,牢牢锁定在草原大海之上。
帐篷内壁,还有近20根绳带。较为重要的是四壁横扎的四条连环绳带。它们与帐外四角的木桩搭配,支撑着帐篷内部。环带上还可挂点轻便常用家什和装饰品。篷顶和天窗由二竖一横、3根2米左右长的棍子撑起。
藏北牧人游牧到一个地方,在搭帐篷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先要造好炉灶。炉灶由石块和泥土垒成,有三个灶口,便于充分利用热量。炉灶在帐篷的中央。
走进帐篷门,右边是放石磨和平锅的台架,左边是搁盆子的平台,靠近炉灶的地方堆着牛粪。灶下还有一个灰堆塘,灰堆塘边沿较宽平,可放碗盏。帐内四周边角,存放着毛皮、衣物、粮食等杂物, 也起着防风的作用。
帐篷大多为正方形或长方形。一个四五口人的家庭,帐篷面积为二三十平方米。
这是藏北草原牧民所使用的磨青稞的家庭小石磨(唐召明2015年5月21日摄)
家庭生活用具,有炒青稞的平底锅,磨糌粑的小石磨,煮“土巴”的盆和锅。还有圆柱形的酥油筒、酥油茶筒,以及茶壶、木碗、长勺子等。
这是藏北草原牧民用牛羊毛所织的氆氇和身背的口袋(唐召明2015年5月21日摄)
过去,藏北牧民把铺在地上的羊毛粗毯叫“青垫”,便于席地而坐;铺在上面当座位当床的,叫“卡垫”。老人们盖的被子是氆氇。这些铺垫,都是牧人们用简易的木制织机自纺自织而成。
帐篷外,有用石块、草皮和牛粪垒的半人多高的院墙,以挡风拦雪。
数千年来,藏北牧人择草而牧、择水落帐,没有固定的居所。家,就是一顶牛毛帐篷。这种制作简单,拆装灵活,运输方便的牛毛帐篷一直以来是藏北牧民生活中不朽的符号。
如今,藏北牧民虽都陆续搬进政府帮助建设的安居新房,但他们仍备有帐篷。特别是在夏季草场放牧时,拆装灵活的帐篷仍在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这是藏北草原牧民所编织的、放牧用的“乌尔多”(唐召明2015年5月21日摄)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藏北牧民还制造了许多放牧工具,其中编织乌尔多就是最成功的例子。
“乌尔多”是藏北牧民在放牧中必备的一种工具,意为“抛石器”。它既是放牧的工具,也是牧人挂在腰间用以自卫防身和装饰之物。藏北牧民世代口耳相传,“乌尔多”的编织方法达到30多种,目前能够编织的就有20多种。
“乌尔多”材质多选用牦牛、绵羊、山羊等的绒粗毛和细毛,以及牦牛的皮革为原始材料,其中比较常见的是“曲美古智”和“松久素丽”。特别是牧人们把“曲美古智”九眼纹“乌尔多”当作战神的象征,赋予聚宝的含义,通常挂在帐篷内的柱子上用来防灾辟邪。在藏北草原,每一种“乌尔多”的编制方法都有不同的花色和图案,有些精品让人在赞叹技艺高超的同时,总会爱不释手。
在藏北牧民日常生活中,还有一种不可或缺的传统手工艺品。那就是“咪热”(眼罩)。
由于特殊的高寒气候,藏北牧民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需要在雪地里长期放牧,阳光下刺眼的白雪久而久之会对眼睛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如雪盲症等。
勤劳智慧的藏北牧民在与大自然抗争的实践中,发明了这种独有的护眼工具来防止雪盲症的发生。
“咪热”编织材料非常讲究,一般用1至2岁的黑牦牛尾毛制成。捻线需用手搓,搓出来的线粗细均匀,编织的网眼细小而均匀。编织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60根线;一种是用80根线。编织时多用黑线,其中加一根白线,据说加白线是为了辟邪。编织出来的成品类似眼镜,戴者从网眼中能清楚地看见外面,而外面强烈的紫外线被折射,无法直接射向眼球,将紫外线对眼睛的损伤降到最低程度。这种手工编织的护眼工具使用起来轻便、柔软、实用。
过去眼罩的编织及使用在藏北草原十分普遍。如今,随着墨镜的流行,传统的“咪热”已渐渐被取而代之。
这是那曲地区双湖办事处(现那曲市双湖县)嘎措乡一村在织氆氇的牧女(唐召明1988年摄)
此外,还有一种名叫“邦典”的手工艺品,是一种长方形彩色围裙,藏北牧女在干家务活时围在腰上,现也逐步演变成修饰藏装的一个重要装饰品。
“邦典”的图案寓意及花样拼图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其中,“杜鹃”“虎牙”式的“邦典”不仅在藏北安多县非常普及,在藏北其他县也广泛流行。深深烙上文化元素的安多“邦典”先是用“杜鹃”或“虎牙”一样的图案缝制在“邦典”上,之后用红色毛线进行点缀,图案别具一格。
在众多手工艺品中,还需要提及藏北聂荣县境内的擀毡技术。这种古老工艺的历史可追溯到吐蕃以前,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擀毡是一项精细活,充满地域文化特色,用料以羊毛和牛绒为主,而且要求毛丝纤长,纯手工作业。
在制作过程中,要完成铺毛、喷水、卷毡、压边、洗毡整形和晒毡等缺一不可的九道工序,每个细节都是通过传统的工具和人工操作完成。其产品以坚实平整、弹性好、隔潮、保暖、抗磨耐用等特点而闻名,成为游牧生活中的必需品。天生乐观的牧民在擀毡过程中唱着擀毡调,边唱边做,节奏协调,亦劳亦乐。
这是那曲地区双湖特别区(现那曲市双湖县)女青年使用大银碗向来宾敬青稞酒(唐召明2013年7月25日摄)
在日常生活中,藏北牧民还喜欢用银碗盛青稞酒来招待客人。每当客人光临或要告辞时,主妇总是用银碗盛上上等的醇香青稞酒让客人连饮三口或喝三口后干杯,以表示与客人友谊像银子那样纯洁和珍贵,像青稞酒那样甘甜清冽。当然,这里面也包含着主人对客人的尊敬。有趣的是,银碗竟像是有什么魔术似的,青稞酒放在碗里面,更显得清亮,放的时间久了也不会变酸。它的保存时间比其它餐具盛青稞酒要长久。有时将青稞酒在银碗里放上一个多月,饮用后也照样不会闹肚子。
究其原因,水和银“会面”以后,经不起水的热情“邀请”,总会有微量的银进入水中,成为银离子,而银离子具有较强的杀菌性。青稞酒本来度数就不高,一般在10至18度之间,加之用生水过滤,杂菌很多,有时喝了放久的青稞酒会有胀肚子情况。而用银碗盛酒稍待片刻后饮用,银离子就会杀灭杂菌。
还有,藏北牧民的热情好客总是让人感动。当远方来客时,他们总会迎上前去向客人问一声“辛苦了”,见到熟悉的客人还会行贴颊礼。待把客人迎到家里后,热情的女主人总会端上香喷喷的酥油茶,拿出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并让出最好的房子或帐篷给客人住。客人上路时,他们会说声“次仁”(祝您长寿),再与熟悉的客人行贴颊礼……
如今,我每每回忆起过去居住在帐篷,与许许多多素不相识的牧人在一起的日子,总是为其淳朴的民风感动不已、回味无穷。
随着社会的发展,过去主要的交通工具如马匹已被轻便、快速、现代化的摩托车和汽车所代替;泥泞的山道被柏油路和乡村硬化路所替代;过去一年一度长途跋涉的盐巴和畜产品与农产品交换的传统,被日益丰富而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所取代;过去只有通过生活中寥寥无几的客人口中了解外面的世界,如今被日益发达的通信工具和电视媒体所改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改善了,但藏北牧民那淳朴热情好客的传统依旧长存,让人感动、让人动情,也更让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