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成立10周年院庆活动
汉藏佛教语文学青年学者系列讲座
第六讲
废稿、残片与敦煌佛教文献研究:
以重构8-10世纪敦煌流行的藏文根本说一切有部律为中心
主讲人:李婵娜,奥地利国家科学院亚洲文化与思想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主持人:侯浩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水木学者”博士后
与谈人:李灿,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副教授
讲座时间:11月21日周一下午4-6点
线下地点:十公寓文科高研所
ZOOM会议:985 1518 3203 密码:1121
讲座摘要
历史上涉藏地区本土僧侣以受习根本说一切有部律为主,这点甘珠尔中律部文献可以明佐。然而,对8-10世纪敦煌地区的藏人僧侣所使用的律部传统,我们却知之甚少。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流行于敦煌的藏文律部文献至今未被充分研究。这类文书保存状态不甚良好,或者文本残缺,或者书写潦草,难以识别。经笔者对这些残稿的初步识别,他们虽属于根本说一切有部文献,但大多并非甘珠尔律部契经,而已以注疏和摘要为主。作为paratext,这些废稿和摘要却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当时敦煌藏人僧侣所使用的律提供了宝贵的信息。该报告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对敦煌流行的藏文根本说一切有部律进行初步研究:一,由于敦煌未直接保存根本说一切有部律的藏文事部(vastu)文献,笔者通过对残稿和摘要文本的识读,重构了当时流行的事部(vastu)系统,发现其与甘珠尔版本不尽一致,这说明在敦煌流行过独立于后来甘珠尔系统之外的藏文根本说一切有部传统;二,该批文本中被当作废稿处理者,数量不少,大多以横贯整页的叉划之,笔者通过案例研究,试图解答文本被废弃之谜;三,以案例展现敦煌流行的藏文根本说一切有部文献的汉藏元素的交融。要之,这批敦煌藏文律部文献,不仅可以帮助我们重构敦煌佛教史的部分面貌,亦对加深我们对敦煌藏经洞和敦煌文书的性质有所启发。
主讲人
李婵娜,荷兰莱顿大学佛教学博士,现为奥地利国家科学院亚洲文化与思想史研究所(IKGA)助理研究员,现主持奥地利国家科学基金委青年科研项目(FWF-ESPRIT),参与编写。研究方向为汉藏佛教比较研究,敦煌佛教文书研究,多语种佛教叙事文本研究,多语种佛教大藏经和大乘佛教史研究。
主持人
侯浩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水木学者”博士后。博士毕业于莱比锡大学印度与中亚研究所藏学专业。研究方向为西藏历史和宗教、藏传佛教在西域的发展和传播等。
与谈人
李灿,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副教授。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南亚学系梵语巴利语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初期大乘佛教、中国佛典翻译史、佛教仪式文献。
(来源: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