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之声】张云:编造“西藏文化毁灭论”谎言的做法可以休矣
中国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国悠久的历史是生活在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共同谱写的,中华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西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党和政府始终把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放在重要位置。
2023-04-17
历史上第一位转世活佛是怎样产生的?
2023-04-11
佛学泰斗喜饶嘉措大师
喜饶嘉措大师是我国藏传佛教的一代高僧。喜饶嘉措(1884-1968),藏族,青海省循化拉族自治县道帏乡贺卓庄人,清光绪十年(1884)出生,乳名多杰。5岁时,被送至古雷寺道帏札仓学藏文和经文,7岁出家,起法名为喜饶嘉措(意为智慧的海洋)。
【智库之声】李德成:达赖集团及其“流亡政府”的非法本质
近来,达赖集团和美西方反华势力频频借口所谓“西藏问题”对我进行攻击和诬蔑,为图谋 “分裂中国”和“遏制中国”滋事生非,不仅公然否认西藏自古是中国不可分割一部分的历史事实,妄称“西藏在历史上是独立国家”,而且妄称达赖集团“代表藏人利益”,鼓噪达赖集团的主体部分“西藏流亡政府”亦即所谓的“藏人行政中央”是流亡藏人的“合法代表”,赤裸裸地暴露出其非法本质和反华遏华野心。
【智库之声】郑堆:坚持新时代新征程党的民族宗教工作前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科学描绘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团结奋斗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文物里的二十四节气·清明
文物承载着5000多年灿烂文明,是中国故事的生动讲述者。文物里的二十四节气,顺应时光流转,勾勒出天时、地利、人和的中国智慧。4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接下来,一起走进敦煌莫高窟和山西博物院,寻找“清明”文物,邂逅良辰时序、岁月悠长。
廖东凡:拉萨的丧葬习俗与活佛和贵族的塔葬
病人在弥留之际,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给他(她)喂一粒被称为“津丹”的药丸。“津丹”是用名贵的藏药掺拌活佛的“圣物”,例如衣服、头发、指甲等制成的。为什么要服用“津丹”呢?按藏传佛教的说法,人有内气和外气之分,如外气已断,内气仍在延续,表明必死无疑。
2022年西藏文物考古成果公众分享报告会在拉萨举行
2022,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履职尽责,推进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持续挖掘、整理和阐释西藏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祖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
“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系列微视频《红色记忆》第二集:朗生的重生
民主改革后,次仁拉姆带领西藏山南结巴乡桑嘎村11户朗生,成立“穷棒子”互助组,自力更生发展农业生产,成为西藏百万翻身农奴的榜样和代表。64年后,曾经被剥夺了一切、除了“影子和脚印一无所有”的农奴和下一代发奋图强,实现脱贫摘帽,过上小康生活。
2023-03-29
人民日报评论员: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西藏篇章
雄伟的喜马拉雅山见证沧桑巨变,奔腾的雅鲁藏布江奏响恢弘乐章。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和百万农奴解放64周年,也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设立14周年。64年前,民主改革废除了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开启了西藏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Copyright©2020 西藏文化博物馆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018463号-2